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资助育人 » 国奖风采 »

国奖风采河南工业大学刘超赛 向下扎根 向上生长(2021至2022学年度)

image

个人简介:刘超赛,男,中共党员,河南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建筑学院)土木工程专业2019级博士研究生。发表SCI/EI检索10篇、核心论文7篇,授权发明专利2项,荣获河南省教育厅二等奖中国粮油学会三等奖

推荐理由:砥志研思,力学笃行,刘超赛用一以贯之的求索,续写工大学子成绩榜上的辉煌。十余项高质量成果的背后,是他坚韧不渝的学术追求。穷理致知,炼铸扎实打基础,不忘初心,踵事增华再出发。 

世间万物,成长最美。成长不仅限于“向上”,“向下”的努力同样至关重要。向下扎根,才能汲取向上生长的力量。

扎根思想 汲取奋斗的力量

思想是行动的指南,只有在思想正确的前提下才能脚踏实地,取得更大的进步。作为学生党支部书记,他为党员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峥嵘70年,共筑中国梦”主题党课,从中国共产党奋斗史中汲取强大精神力量,提升支部同志党性修养。作为学生干部,他积极参与研究生干部骨干培训,带领博士研究生积极落实学校疫情防控措施,充分发挥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面对突如其来的洪涝灾害,他主动请战,组织支部同志抢险救灾,积极投入到学校灾后恢复重建工作中。“我是党员,我先上”,他以实际行动践行了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和责任担当。

扎根学习 汲取理论的力量

学习是通向知识和真理的捷径,是人生的一大追求和幸事。刘超赛同学认为国家、社会和学校为博士研究生的学习创造了优异的条件,能够潜心学习是一件非常幸运的事情。他十分珍惜攻读博士学位的机会,深知研究生的学习方法和内容与本科期间截然不同,要更注重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只有炼铸扎实的理论功底,方能在复杂的环境中准确分析、判断和解决问题。他在博士研究生学习期间遇到的大多都是行业内最前沿的课题,缺少相关研究参考。面对研究领域内新的难题,他也曾迷惘和困惑,一度怀疑自己是否适合在科研这条道路上继续走下去。在学校、导师的支持和鼓励下,他很快找到内在的力量,走出了迷惘。他从科研兴趣入手,主动与老师沟通,整理思路、理清原理,充分利用图书、网课等有效资源补充知识短板,抽丝剥茧,寻找答案。解决难题的过程,也正是他不断丰富理论知识、提高自身能力的过程。通过努力,他荣获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

扎根科研 汲取知识的力量

科研是为了增进知识并利用这些知识去发明新的技术。刘超赛是农民的儿子,从小生长在农村,深刻体会到农民辛苦耕作收获后因储藏不当造成粮食大量损失的心酸。他希望用自己的知识去改变农民储藏技术落后的现状,积极响应乡村振兴战略,在粮堆多场耦合和安全储粮技术研究领域,做出自己的科研贡献。为解决粮堆内部结露、霉变和局部发热引起粮食产后损失的技术难题,刘超赛同学以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公益性科研专项、省重点研发与推广专项和省科技研发计划联合基金等项目为依托,在导师指导和团队共同努力下,科学设计试验方案,积极探索数值仿真方法。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导师陈桂香教授总是把“难啃的科研硬骨头”交给刘超赛,觉着这个小伙子“能吃苦,韧性强”,整个科研团队有几十名研究生,刘超赛总是最后一个离开实验室。疫情期间,为了加快试验进度,刘超赛将两岁的女儿和年迈多病的父母“丢”在家中,将自己封闭在校园内,潜心推进粮堆内真菌产热半解析计算模型的建立。

为了解答导师布置的问题,刘超赛经常去其它学院请教跨学科领域的专家学者,总能在下一次汇报时提出新的见解。被问及通过什么方式找到解决路径时,他诙谐的说:“我就喜欢厚着脸皮去‘蹭’免费的学术讲座”。目前,刘超赛同学已累计发表论文17篇,其中,SCI/EI论文10篇、北大中文核心论文7篇,授权发明专利2项,荣获河南省教育厅二等奖中国粮油学会三等奖。研究成果能有效预测粮食储藏过程中受气候环境影响的粮堆内部温湿度变化,提出的粮堆内真菌产热半解析计算模型,可准确计算粮堆内真菌发展产生的热量,准确评估形成的局部热点对周围粮食安全的影响,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效减少粮食产后损失和保障粮食安全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撑。

根深才能叶茂,本固方可枝荣。只有将思想、学习和科研的根向下扎的更深,汲取更多的养分,才能让理想的枝叶向上繁茂生长。科研道路不乏迷茫与困惑,在国家、社会和学校的支持和培养下,刘超赛同学志存高远,勤学善思,以拼搏为笔书写青春志向;知行合一,锐意创新,以实践为行彰显青春模样;博采并蓄,赓续前行,以奋进为谱唱响青春华章!

0.0422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