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资助育人 » 国奖风采 »

国奖风采河南师范大学柴琳琳 青春无问西东 岁月自成芳华(2021至2022学年度)

个人简介:柴琳琳,女,中共党员,河南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2020级政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获得中国社会学会“国家治理现代化与社会政策前沿研究”学术论坛三等奖、广东省研究生学术论坛——新时代城乡公共管理分论坛三等奖、河南省“三好学生”等荣誉。

推荐理由从理论学习到服务实践,知行合一,拥有大爱。从课题参与到项目主持,突破极限,绽放自我。以鸿鹄展翅之志,望远山而力行,知不足而奋进。柴琳琳用一言一行勾勒出杰出学子之应然。 

在河南师范大学春夏秋冬的时光里,柴琳琳挺膺担当、逐梦未来。她在学校是一个“风云人物”“超级学霸”“文明学生”……老师和同学提起她,都是满满的自豪和欣赏。

老牛亦解韶光贵  不待扬鞭自奋蹄

莫道行者无疆,唯有恒者行远2019年柴琳琳怀揣梦想和希冀,重回母校攻读研究生。作为一个农村孩子,她非常珍惜每一次的学习机会,总是严格要求自己,勤学好问,认真学习每一门课程,成绩十分优异。研究生期间,她勤于思考,课程学习中追求精益求精,制定每天阅读期刊文献的学习计划,书写32万余字的读书感悟。为了更好地与导师沟通和确定研究方向,她全身心投入,除了上课就是查文献、读文章、定框架、改逻辑、填内容,吃饭时都在想研究的问题,经常为了收集研究数据而熬到凌晨四五点,就像是着了魔。柴琳琳始终认为:肚子里有墨水,知识才有体系,说话才有底气,文章才有基底。对自己的学术研究,她总是遵循真实的效度、情感的温度、敬畏的尺度,将自己的所学所思凝练为文字。她觉得,如果能在“回应社会关切”的情怀责任中淬炼自己,将是一种平凡而伟大的成就。

2020年5月,为了参加研究生创新项目申报,柴琳琳在四天时间里,完成了292个地级市政府绩效测量指标数据库、项目申报书等全部内容。她为了节约往返宿舍的时间,就直接睡在办公室,有时趴在桌子上休息一会,有时将两把椅子放在一起搭成一张“卧铺”。一张办公桌,一盏长明灯,陪伴着她度过无数个静谧夜晚。星光不负赶路人,时光不负有心人。一次次不断地突破自己,她越来越优秀,成功以项目负责人的身份申报科研创新项目,多次参加国家级学术会议和学术沙龙并取得不错的成绩,被评为“学术之星”,这不仅是坚持学习的态度,更是努力结出的硕果。

奉献火热青春  诠释赤子之心

支教不怕路途险,化作黄泥也护春。2019年夏天,柴琳琳背起行囊,怀一腔热忱,穿过森林戈壁,行程四千公里,来到了祖国的大西北——新疆。刚到学校时,青春的心在似火的骄阳里自由肆意,看到孩子们一张张稚嫩的面孔,她心里暗暗决定要在三尺的天地里,以九月的名义,努力创造奇迹。带着初为人师的激动与欢喜,她开始了三尺讲台的第一节课。看着学生们洋溢着笑容的脸蛋,渴望知识的眼神,真诚期待的心灵,忘却了因为缺少经验的紧张与焦虑,她渐渐与学生的心达成了“共鸣”。为了课前那句“老师好”,为了心中那份执着,她经常备课到凌晨一两点钟。校领导说这是年轻人的活力与激情,但她更愿意把它归结为对支教事业的热爱。她喜欢创新教学方法,常常将思政知识生活化,枯燥理论兴趣化,打开学生做题思维。从她的身上,学生家长和学校领导看到了教师的责任、担当与奉献。

坚定理想信念  勇担时代重托

2021年7月20日,郑州遭遇特大暴雨,城市出现严重内涝,生活物资异常紧缺,柴琳琳便开始整理“郑州7·20线上救命文档”组织募捐。她不仅要利用有限时间募捐更多善款,还要紧急联系救援设备售卖点。期间,看到“引流卫辉保新乡”“新乡安全 卫辉告急”等新闻,她便和筹备小组、爱心捐款人士商议,决定将捐赠主力转为卫辉重灾区。为了扩大募捐范围,柴琳琳主动联系学院领导沟通募捐事宜,加大动员力度。时间就是生命,她紧急组织成员开展信息筛选、物资采购、核对灾情、物资发放……三天时间,共募捐9475元,采购食用油80桶、大米80袋、面粉80袋、挂面40提、卫生纸50提,同时克服运送车辆困在一线无法按时赶来的困难,几经周折最终将物资顺利送达受灾区。

青春,是生命的春天。青春,是理想的火炬。柴琳琳说新时代的新青年要将自己的青春理想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努力掌握理论之盾和方法之矛,坚守青年果敢,躬身实践,朝着向阳的地方大步向前,肆意成长,绽放自我!

0.0422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