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资助育人 » 国奖风采 »

国奖风采漯河市第一中等专业学校张志洋 “浪子”回头谋新篇(2021至2022学年度)

image

个人简介:张志洋,男,共青团员,河南省漯河市第一中等专业学校2020级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学生,2022年荣获全国职业技能大赛中职组“机电一体化设备组装与调试”三等奖。 

推荐理由:少年执迷,始知人生艰辛;“浪子”回头,重启人生梦想。步入新校园,踏进实训室,知识改变命运,技术成就人生。从零开始,残羹充饥,耐得寂寞,以勤补拙,卒有所获。 

在2022年全国职业技能大赛“机电一体化设备组装与调试”中,获得三等奖的是来自漯河市第一中等专业学校的张志洋、陈帅霖两位同学。作为其中一员,对张志洋来说,这不仅意味着他苦心孤诣为学校赢得了荣耀,更意味着他终于不负自己的初衷与承诺,实现了阶段性的人生价值。

磨砺与蜕变

张志洋出生在一个寻常的务农家庭,父母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民。他学习成绩一般,到初中时,可怜的分数终于耗尽了他最后的学习热情。他知道自己家庭不富裕,于是在满16岁后向父母提出了办理休学外出打工的想法。虽然遭到了父母的极力反对,但张志洋决心已定。最终父母在万般无奈之下还是妥协了,张志洋办理了休学,外出打工去了,而这一走便是整整一年。

这一年里,张志洋在海鲜市场当过学徒,在流水线上分拣过快递,跟着厨师帮过厨,在工厂里拧过螺丝……由于没有学历没有技术,他只能干最脏最累的活,却拿着最低的工资。他必须要精打细算地支配自己辛苦挣来的每一分钱,才能勉强养活自己。这样的生活使得张志洋日渐消瘦,体重急速下降。在这一年里,张志洋充分认识到了提升学历与掌握技术的重要性,于是他要重返校园,在和父母商议后,决定去找一个职业学校学一门技术。

2020年9月,张志洋跨进了漯河市第一中等专业学校的校门。刚进门就看到了学校里挂着的一条横幅,上面写着“恭喜我校学生获得全国职业技能大赛赛项一等奖”的字眼。经过询问老师后得知,学校每年都会从各个社团中挑选优秀的学子参加技能大赛,张志洋毅然选择了plc自动化社团,因为他曾在自动化工厂里见过高技术工人们工作,他梦寐以求也想掌握这类技术。

报名加入社团的足足有几十人,在了解到社团里残酷的淘汰机制后,张志洋的决心愈发坚定,他把所有的课余时间都用在了社团学习上。因为设备数量有限,为了能够多上机器练习,他每次都是第一个来,最后一个走,甚至每天饭前都要挤出时间先去社团练习,等他想起吃饭时,往往食堂仅剩下了一些“残羹”。

成长与梦想

在经历长达半年的考核后,张志洋正式加入了社团,开始接触机电一体化设备组装与调试的赛项。错综复杂的机械零件、从未接触过的电路图、复杂的程序,就像一座座难以逾越的大山。张志洋没有退缩。他紧跟着社团的师哥,给他们计时,看他们组装,有机会了就自己动手尝试一下。张志洋的动手能力有些差,但他不气馁,一遍不行,那就十遍百遍,他坚信熟能生巧。

在老师和同学们的帮助下,张志洋进步很快。但是,赛项却出现了变化,比赛机器换成了更贴合世界大赛的大机器。张志洋和他的同伴需要在较短的时间内将新型机器完全掌握,这注定是个艰巨的任务。

查资料、找视频,看几百页的说明书,请教辅导老师,张志洋和同伴们从最基础开始练起,通过艰苦的摸索、钻研,他们攻克了最头疼的机器人,学会了编程,开始练习装机。这个赛项的比赛分两场,第一场是装机器,第二场是编程,一场6小时。刚开始,6小时下来后张志洋的腰都直不起来了,他笑着对伙伴说,看来咱们以后得跑步锻炼了。从此以后,操场上就多了几个迎着朝阳跑步的身影。

忙碌的训练使他忘记了自己的18岁生日,直到接到父母的电话才想起来。那天,他许下愿望,一定要拿个国赛奖来回报父母养育之恩。

圆梦与新生

2022年8月16日,他们终于来到了梦寐以求的全国职业技能大赛机电一体化设备组装与调试的赛场上。经过两场紧张激烈的角逐,他们获得了此项目的三等奖。张志洋完成自己的心愿。

历经一番风霜苦,换得梅花扑鼻香,张志洋的经历就是一部生动的教科书。那一段“流浪社会”的经历让他深刻体会了生活的不易,进入职校后的努力与成功又让他对人生有了新的理解。后来在指导学弟们时,他总会说:“一定要相信,知识改变命运,技能成就人生。人生天地间,长路有险夷,惟有知识和技能才是我们永远的立身之本”。

0.0429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