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资助育人 » 国奖风采 »

国奖风采河南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张豪 卸下戎装志不改 不负韶华勇担当(2021至2022学年度)

image

事迹简介:张豪,男,共青团员,河南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建筑系2019级城乡规划专业学生。服役期间荣获“优秀义务兵”称号及部队嘉奖。大学期间先后获得国家奖学金、河南省“省直防汛救灾身边好人”、河南省“疫情防控和防汛救灾优秀大学生”、河南省“三好学生”、河南省“文明学生”、延津县“优秀大学生”等荣誉称号。

        推荐理由:伟大的爱国情怀,深深镌刻在他心中。保家卫国,他挑战挫折,突破极限;重返校园,他志愿服务,彰显青春;面对灾情,他无所畏惧,奋勇争先。一个国家奖学金获得者,一个优秀的退役士兵,一个当代青年的好榜样。

投笔从戎  矢志报国

2017年,刚满17岁的张豪踏上了离家的列车,两天三夜的火车将他带往祖国的西南边陲——云南。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某部、南疆铁骑,这些字眼对他来说有着特殊的意义,懵懂、无畏、不屈、拼搏,都是这段岁月的代名词。张豪和战友们穿梭于林海之中,坚守祖国每寸热土,让国旗和军旗高高飘扬,谱写了一部以青春命名的“士兵突击”。

在服役期间,张豪曾两次参与南部战区大型联合实兵演习、南部战区陆军野战饮食快餐化试点实验等大型军事活动。从新兵连最初的“后进兵”到下连队时排名前十、从军事技能不及格到参加比武、从次次失误到手把手为新兵解惑,这其中夹杂了太多血汗。入伍第一年,张豪荣获了“优秀义务兵”的称号与部队“嘉奖”各一次,这是他刚入伍时不敢想象的。军功章发放到手里时他明白了,只要敢于挑战极限、不惧挫折、保持一颗昂扬向上的心,就能走的更远。

两年光景中,历经磨难与教诲,青涩灵魂被红旗浸染。无数日夜,张豪都会问自己,看见了什么,又记住了什么,为什么感动,又为什么彻夜难眠。他看到了他的理想,她就站在那,像山一样,从来没有倒下。他懂得了自己身上所肩负的责任,他记住了这个时代所赋予的使命——保家卫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巍峨群山中那段血与火交织的青春,教会他如何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昂首挺胸迎接未知挑战。感动于红旗下铁骨铮铮的誓言,懂得了“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的内涵,深刻明白了为国为民的含义,他彻夜难眠。这让他坚信,只有好好读书,才能更好的为人民服务。

重返校园  诠释青春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现在,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将来,青春是用来回忆的”,青春因奋斗而精彩,青春之花唯有经历风雨磨砺,绽放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才会更加绚丽多彩。

怀揣着退伍不褪色、继续发扬部队优良作风的信念,张豪踏进了大学校园。在院系领导和老师、同学们的支持帮助下,张豪担任了建筑系学生会主席、建筑系青年志愿者协会会长、副团支书、体育委员、宿舍长等职务。先后积极参与和协助院系组织各类活动百余次,并参加了“春雁行动”之大学生返家乡、抗洪抢险、疫情防控等一系列志愿活动。他深刻体会到:只有全心全意为同学服务,想同学之所想、急同学之所急,为同学办实事,才能赢得同学们的理解和信任。

面对灾情  军魂犹在

2021年7月中旬,河南多地遭遇暴雨灾害,看着家乡的人民群众受难,张豪坐立难安,立即与延津县武装部对接,与战友们自发组建了延津县退役军人应急救援队。于7月21日连夜奔赴灾区一线。不分昼夜连续鏖战,先后转战于各个重灾区。

漏电的线路、未知深浅的污水、摇摇欲坠的建筑,这是灾区的实情,稍有不慎,就会危及到生命安全。连续几天几夜的奋战,在没有得到充分的补给与休息的情况下,大家的身体在高强度作业下严重透支,张豪的身上也添了几道伤口,但这些与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相比根本不算什么。志不求易,事不避难,他们选择的全是“硬骨头”,哪里最危险他们就去哪里,只为用实际行动去践行军旗下的誓言。据不完全统计,他们先后救助群众约七百余人次,义务拖车、转运物资、财产不计其数。此次救援工作得到了河南省委、河南省教育厅、新乡市政府、新乡市青年志愿者协会、共青团卫辉市委、延津县武装部、共青团延津县委等单位的高度肯定与赞扬。救援工作结束后,他积极配合延津县招生办进行灾后疫情防控工作直至8月底。

在救援一线,张豪看到无数青年在党员干部的带领下毫无畏惧、奋勇争先,眼神中透露着坚毅,他明白了中华民族为什么能够长久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他们勇于拼搏、甘于奉献,把最好的青春年华奉献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用自己的顽强意志和血肉之躯浇筑成新时代的钢铁长城,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当代青年的责任和担当。一颗颗炽热的爱国之心汇聚成滚烫的火焰,正在悄无声息地扛起民族的脊梁。

与先辈们的抛头颅、洒热血相比,张豪认为自己只是做了应该做的事,只是尽到了每一名青年应尽的义务。从祖国西南的巍峨群山到中原大地的金色麦浪,任凭风吹雨打,鲜红的旗帜仍高高飘扬。从军人到学生,变的是身份,不变的是那颗为国为民的初心,还有坚定不移的责任和使命。

0.0423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