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媒体聚焦 » 媒体报道 »

【教育部新闻办】“云”访河南:学生资助筑牢学子梦想之桥 | 教育这十年“1+1”第十场 · 看地方

原文地址:https://mp.weixin.qq.com/s/JHZFftsm5gDbNmjxd2h68w


教育部2022年“教育这十年1+1系列发布采访活动持续进行中。第十场云发布带我们回顾了十年来学生资助事业改革发展成效,今天,继续我们的“云采访”,跟教育小微一起来看河南省立足教育人口大省实际,全面落实国家学生资助政策情况——

数据看发展

先一起来看河南学生资助十年工作成效大数据——

加大资助力度

十年来,河南累计发放资助资金1153.3亿元,资助学生1.22亿人次,其中2021年投入181.2亿元、资助1748.9万人次,分别是2012年的2.7倍2.3倍。脱贫攻坚期间,投入76.18亿元,资助建档立卡学生804.46万人次,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来,投入21.55亿元,接续资助原建档立卡学生192.2万人次。

扩大资助范围

近年来,高职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覆盖面分别由3%20%提高到3.3%22%,新增资助6.2万人次;全日制在校退役士兵学生,全部享受本专科生国家助学金,新增资助13.8万人;家庭经济困难非寄宿生,纳入义务教育生活补助范围,新增资助180万人次。

提升资助标准

本专科和高中阶段国家助学金,年人均发放额度分别提高到3300元和2000元,增长了10%33%;国家助学贷款人均贷款额度,从2012年的4771元提升到2021年的8207元,增长了72%

做法看发展

十年来,河南学生资助政策日臻完善,学生资助管理持续规范,持续推动精准资助、资助育人,让教育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

政策制度“全覆盖”

河南省紧跟国家改革步伐,建立健全了“奖、贷、助、补、减、免、偿”等多位一体的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实施了42项资助政策,实现了各级各类学校学生全类别、全学段、全过程的资助政策全覆盖,从制度上保障了“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的目标。

省级保障“全方位”

加强省级政策的延伸扩展,设立研究生学业奖学金,免除所有中职学生学费,加大对建档立卡家庭学生资助力度,把入学“绿色通道”扩展到所有学段。

助学贷款“双驱动”

2012年起,在继续做好高校国家助学贷款工作的基础上,河南全面实施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政策,是全国较早实行两种贷款“双轮驱动”的省份,2021年共发放助学贷款51.8亿元、居全国首位,实现了对省内学生和考往省外的河南籍学生“应贷尽贷”。

管理服务“提效能”

全省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市县级学生资助中心达到183个,较十年前翻了三番,实现了各省辖市和县(市、区)全覆盖。全面推行国家资助系统,实施数据定期报告制度,建立大数据比对平台,实现资助管理信息化。开展全覆盖绩效评价,组织奖学金和助学贷款集中审核,研发面部识别监管系统,推动资助资金纳入惠民惠农“一卡通”发放等。

图片看发展

 图片15.png

河南大学积极开展“资助乡村行”政策宣讲活动,宣讲团在各地乡村进行国家资助政策和学校特色资助措施的讲解。

 图片16.png

河南农业大学资助管理中心学生助理魏成雨,在勤工助学岗位上不断锤炼自我,在家乡重大洪涝灾害中勇救村民,获评“中国好人”“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等。

 图片17.png

河南省汝阳县学校举办“心怀感恩 立志成才”主题演讲比赛。

图片18.png 

河南省漯河市举办助力脱贫攻坚学生资助政策知识大赛。

 图片19.png

高考期间,河南省信阳市潢川高中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办理点工作人员在考点宣传生源地助学贷款政策。

他们这样说

讲述人:郑州大学党委副书记 吴宏阳

近年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郑州大学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大力推进精准资助,持续加强规范管理,全面促进资助育人,各项学生资助政策全面落实。我校学生规模位居全国前列,总数达7.1万余人,在生源结构上具有“中西部学生多、农村学生多、经济困难学生多”的特点。2021年全年学校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资金达3.98亿元,资助学生13.15万人次。

学校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不断提升资助工作的价值引领和文化品位。为帮助大一新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持续举办“关爱经济困难学生 暑期提前设岗助学”活动,着力实现受助学生“解困—育人—成才—回馈”的良性循环,由扶贫扶困到扶智扶志,加快推进学生资助工作从保障型资助向发展型资助转变。

讲述人:河南省鲁山县教育体育局党组书记、局长 刘兵战

鲁山县是秦巴山区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总人口97万,在校生近21万人,贫困学生3.3万余人,教育人口多、困难群体大是我县教育县情,为实施好国家的学生资助政策,我县创新实施“4个一”工程,即:建强一“支”队伍。成立了县、乡、校三级学生资助管理中心,配强了学校资助中心主任;搞好一“袋”宣传。印制了笔记版的《学生资助政策手册》、书信版的《教育帮扶政策告知书》、“三字经”形式的《生源地贷款“三步曲”》、问答版的《生源地贷款问答》、台历版的《学生资助工作月历》等宣传材料,装进自创编印的“鲁山资助手提袋”,发放到学校、村委会、学生家中,做到家喻户晓;实施一“站”服务。在基层乡镇设立4个生源地贷款办理点和县资助中心同步办理,解决了困难学生家庭的“急、难、愁、盼”问题,已累计发放贷款2.6亿元,资助学生3.5万人次;赓续一“志”育才。近几年我县先后有51名学生考入清华、北大,每年都有近1500余名学生升入重点一本高校,为我县大力实施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提供了强大的智力支持。

讲述人:河南中医药大学儿科医学院学工办主任 姚明超

“落其实者思其树,饮其流者怀其源”,作为河南中医药大学的一位贷款专员是一种荣耀。回望六年家访路,行程10000多公里,我走进63位贷款受资助同学家中,详细了解贷款学生真实的家庭情况,精准帮扶,和家长促膝长谈,尽力帮扶解决燃眉之急。我始终坚信“帮一个贫困生,就是帮一个家庭”,让每一个困难学生没有后顾之忧,他们才能安心学习。多年来,看到自己带过的贷款学生,从一个自卑的孩子成长为阳光健康、积极向上的临床医生,使我感到无比的欣慰和自豪。他们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不断磨砺意志品质、锤炼专业技能,志存高远、脚踏实地,感恩国家资助,勇担时代重任,努力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回报祖国和社会,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讲述人:河南省商水一高毕业生 高超群

我大学就读于吉林师范大学,现任教于商水一职专。我和大多数学生一样来自农村,父母都是地道的农民。2014年我考上大学,那个时候是我家最困难的时候,妈妈在我高一的时候得了乳腺癌,需要长时间吃药维持治疗,家庭经济情况更加雪上加霜。我曾一度有辍学的念头,但是,在高考临近的时候,县资助中心走进校园宣传生源地助学贷款政策,让我重新燃起了希望。大学四年,我每年都到县资助中心申请助学贷款,极大地减轻了家庭经济压力。2021年工作满三年,国家又把我大学期间办理的助学贷款28500元全部补偿给了我,那一刻我流泪了,太感谢我们伟大的祖国,庆幸我生长这个伟大的时代,是国家的资助让我顺利完成了学业。工作四年的我已经是一名毕业班的老师,今天看到我的学生领到高校录取通知书,特别是我给他们讲国家资助政策的时候,仿佛看到了当年的自己。我相信这些受到国家资助的学生,将来一定会成长成才回馈社会,为国家的发展贡献力量。

讲述人:河南省鲁山一高毕业生 岳梦辉

我毕业于河南大学,是从鲁山一高走出来的学生,高中时期,曾经因为家庭经济困难,一度想要早日外出打工减轻家庭经济负担,当时我的班主任老师亲自上门来做我的思想工作,并告知我国家的学生资助政策,免除了我的学费住宿费,还给我补助了生活费,让我重新踏入校园,并顺利考入理想大学。在升入大学时,我申请了生源地助学贷款,再加上勤工俭学的收入,大学期间几乎不用再问家里要钱了。毕业后的我重新回到了母校鲁山一高,在这里我将用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培养更多更优秀的人才,为家乡的教育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

讲述人:郑州轻工业大学软件学院2021级学生周丙妍的妈妈 王红霞

对于我家来说,家庭的收入来源主要依靠平常打工的工资,加上家里三个孩子都还在上学,丙妍被学校录取后,我家承担不了孩子的学费和生活费,听到孩子说学校有资助,这才顺利上学。

今年初,孩子爸爸外出打工出了意外,孩子从小与父亲感情特别好,这件事让她受到很大打击,我能感受到孩子特别消沉,也无从劝慰。辅导员付玉老师在得知消息后,第一时间和孩子联系,尽力开导孩子,帮助她走出消沉,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学习和生活,孩子也慢慢地恢复了笑容,认真投入学习中。这些事情都让我深深感受到了学校、学院老师对困难学生的关怀和帮助,真的很感谢学校的关心和帮助,不仅为孩子提供了全心全意学好知识技能的机会,还在孩子感到迷茫难过的时候进行积极引导。

0.042s